"非遗年"来了!2025年传承与未来的全新交汇,并被称为"非遗年"这不是一场偶然,而是中国非遗保护进入关键阶段的程碑,国家的重视,为非遗赋能更多可能。《"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到2025年,非遗代表性项目将得到有效保护传承体系更加健全,非遗在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一年,非遗不只是保护而是要真正走活,让更多人感受到它的魅力与温度,从地方走向世界,非遗正在被看见中国春节成功申遗,为"非遗年"拉开序幕。
2025年的蛇年春节,不再只是中国的年,而是世界的年锣鼓声、年夜饭、游神、花灯,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密码成为全球瞩目的"非遗版春节",让文化"活"起来,非遗不再只是博物馆的展出,而是走向街巷和市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度相融,旅行不再只是看风景,而是参与、学习,甚至成为传承的一部分。2025年非遗不是过去,而是未来非遗的灵魂,不是保留传统而是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从织布技艺到传统戏曲从节庆中的民俗仪式到手艺人手中的非遗精品,它们承载的不只是文化,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2025年非遗正从历史中走出,在新生活中扎根这个非遗年,让在传统里找到新的答案让文化生生不息,让记忆代代相传。
2024年12月中国“春节”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同时,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著名中医专家刘吉祥主任医师/教授、“刘氏针灸疗法”第三代非遗传承人也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刘氏针灸疗法”创建于大清嘉庆年间,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经百余年的临床实践应用,把传统针刺技术演绎的别具一格,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于中医之林。
“刘氏针灸疗法”凝聚了几代人执着追求而不衰,在传承中医理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经多次改进优化针灸技术,尤其是针对治疗颈肩腰腿痛“立竿见影”,针到病除,并且对骨与关节修复过程加速,非常利于患者康复,可减轻降低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非遗“刘氏针灸疗法”将成为中医骨伤、疼痛康复、针灸理疗行业技术升级的典范。
责任编辑:白芷